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新闻详情

家政服务人员无行业规范 政协委员建议建家政人员"黑名单"

时间:2012-01-11    来源:厦门战友情家政
家政服务人员无行业规范,即使做不好,也不会留下“污点记录”。市民要请家政人员,无从考证其服务质量,只能“两眼一抹黑”,随便请。

今年“两会”,致公党提交提案,建议设立家政服务从业诚信档案,并且诚信档案向社会公开,家政服务人员有没有“从业污点记录”,一看便知。

现状

连年价涨,服务不涨

厦门家政服务业从1997年起步,已有近15年的市场自然发展历程,但厦门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。

记者调查了解到,目前,厦门从事家政工作的人数在5万—8万,其中90%来源于省外。家政服务市场也很混乱。服务人员大多无行业规范,即使做不好,甚至在雇主家小偷小摸或对老人孩子不好,也不会留“从业污点记录”。

“家政服务人员没有上岗从业资格审查及从业规范监督的 ‘紧箍咒’,即使家政服务投诉频频,家政服务人员也无所谓,他们可以 ‘东家不做西家做’,有恃无恐,甚至出现连年价涨、服务不涨的情况。”一雇主说。

致公党有关人士说,在厦门,有200多家家政公司,而注册的不到一半。大多数中介公司认为,保姆本身是个很简单的工作,根本不需要培训。行业缺管理规范,家政中介机构非常混乱,就算是注册了的,也常常只是“管人”而“不管服务”。

 

建议

建诚信档案 雇主可网上查询

家政服务是一个社会问题,解决家政服务问题涉及财政、社会保险、教育、卫生等多个领域。致公党建议,明确家政工作主管部门,由其全权领导家政服务方面的各项工作。

“应给家政从业人员设立从业诚信档案,档案面向社会公开,雇主在网络上可以查询到。”致公党有关人士说,“严格家政公司及从业人员的监督考核,没有上岗从业资格或有 ‘从业污点’的人员,以及有污点的家政公司都可以在诚信平台查询到。”

致公党还建议,要努力提升初级劳务人才队伍,壮大中级劳务人才队伍,发展高级劳务人才队伍,优化劳务人才结构。鼓励高校进行家政服务业教研,培养家政服务业人才。

“推行‘订单式’劳务培训。要按照‘校企联办、定向安置’的发展思路,签订定向培训和定向安置协议,使培训工作‘适销对路’。”致公党有关人士说。

嘉宾议事

在社区设立培训、备案机构

李意(业内人士):市民找保姆、钟点工时,凭一面之缘,根本看不出来到底好不好,而钟点工更是连面都没见到,大多数都是直接由家政公司安排。建诚信档案,网上公布每个家政从业人员的详细情况很有必要。诚信档案上还可以增加“雇主评价”一栏,每次服务完后,雇主都可以进行评价和备注,这样便于市民查看。

可以由民政、劳动等部门牵头,在社区设立家政服务培训学校、培训班等机构,本地和外来的家政从业人员都要进行培训和备案。培训合格的,在网上公布,辖区内的居民可以“各取所需”。这既便于社区管理,及时掌握家政从业人员的信息,又方便可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