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新闻详情

破解家政业发展困境需打“综合牌”

时间:2013-01-29    来源:厦门战友情家政
 家政服务需求热、供给冷,根本原因在于,从传统"保姆"发展而来的家政服务业,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,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打"综合牌"。”1月26日在南师大金陵女子学院举行的江苏省家政学会年会上,省内外多位专家学者、业界人士为破解家政行业发展瓶颈支招。
 
  “调查表明,目前南京市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居民家庭约占家庭总量的30%。”南京家政经理人夏爱兰介绍,对家政服务需求最迫切的是自理能力差的老人家庭,其次是有婴幼儿的家庭和月稳定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双职工家庭,白领家庭约占需求总量的20%。所需家政服务项目主要是居室保洁、烧饭做菜、照料孩子、月子护理、照顾病人、陪护老人等。“在规范的家政公司,家政服务需求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。”
 
  省家政学会副会长、南师大金陵女子学院副院长熊筱燕教授告诉记者,江苏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需求在300多万,就业缺口达200万以上,家政服务业市场供不应求问题突出。省发展家庭服务业联席办公室副主任曹炳泰透露,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来源日益枯竭。从农村来看,由于家乡附近打工机会日益增多及城市生活成本增加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就近打工。在城市里,最早的一批下岗工人大都已接近退休年龄,逐渐退出家政行业;而新一代劳动力,大都不愿意从事家政这个行业。
 
  家政从业人员来源减少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“受传统观念影响,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家政服务是伺候人的不光彩职业,因而难以吸引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高素质人才。”湖南女子学院研究员易银珍说。“调查显示,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、就业视野、未来职业预期等方面,都明显有别于他们的父辈。”熊筱燕教授指出,传统家庭服务行业薪资待遇、社会保障、发展空间等很难达到就业者的期望,自然很难吸纳大量新生代劳动力。
 
  “劳动待遇差,人格得不到尊重,劳动安全得不到保护。”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郭剑平老师等指出,现今我国对家政服务人员没有最低工资标准限制,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往往偏低,人格尊严也得不到足够尊重,有些甚至被要求不得与雇主同餐,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屡见不鲜。
 
  “高级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短缺也是问题。”全国家政服务专业教学研究会的一位专家介绍说,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家庭服务人员来自农村或城市下岗职工,以中年妇女为主,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,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看护老人、照料婴幼儿、打扫房间和做饭等初级家政,而涉及高端市场的家居布置、饮食营养搭配、家庭理财等方面的高级家庭服务人员非常缺乏。由于国内高端“保姆”缺乏,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发达城市的高端市场,近年来已有大量“菲佣”进入。
 
  据全国家庭服务业办公室预测,未来10年家政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将更加突出。如何破解?曹炳泰等业界人士认为,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家政服务业的宣传引导力度,改变家政服务“低人一等”的社会偏见;定期公布家政服务员工资指导价位,促进其工资水平逐步提高,增强职业吸引力;尽快制定家政服务劳动法律,细化家政从业人员权益保护,对违反合同和相关法规者实行严格处罚。
 
  “可以借鉴香港和菲律宾的成功经验。”郭剑平等专业人士推介说,香港家政服务人员权益保障法规“细化到极致”,休息日、疾病津贴、生育保障及参与工会活动不受歧视等都写入法规条例,雇主违反《雇佣条例》会受到很严处罚。“菲佣”享有世界上最专业保姆的美誉。在菲律宾,国民对家政服务行业有着很高的社会认同度,国家制定了完善的政策法规,涵盖家政工权益保护的各个方面。
 
  “加强家政专业人才培养和家政职业技能培训。”易银珍、熊筱燕等专家认为,美、德、日及菲律宾等国的家庭服务之所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,成为规模产业,得益于家政学专业的发达。相比之下,我国家政学专业教育滞后,缺乏成规模的大型实习基地和科研平台,不仅招生规模小,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家政服务产业发展需要。